信阳松下蓄电池使用手册
蓄电池是汽车上的重要部件之一,发动机的起动以及停车后车上所有的用电设备全靠它来供电,因此,它的性能对汽车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蓄电池的选购是有讲究的,进口的产品大都清楚地标明了电压、极性、容量和最大电流;如果是国产货,就必须选用带有6QA字头的产品,这里的6表示6组极板,标称电压12V,Q是汉语拼音qidong(起动)的缩写,表示起动蓄电池,以区别于拖动蓄电池。如果某蓄电池上标有6QA70—254,它的含义是该蓄电池的容量是70安培/小时,最大工作电流是254安培。蓄电池从结构上分为普通和胶体两种,后者又称为免维护蓄电池。普通型和免维护蓄电池最大的区别是普通蓄电池的顶部有一组加水口,在选购时一定要仔细观察,因为有的厂商用一个精致的塑料盖把加水口挡住。胶体蓄电池的顶部有一个观察孔,孔内的颜色表示蓄电池的状态,绿色表示正常,黑色表示亏电,白色表示蓄电池已损坏,应尽快更换。
作为普及的决定性因素,铅酸蓄电池的成本低于锂电池。在同等容量下,铅酸电池技术成熟,对电材料、电解液、组装环境要求低,从而降低成本。但锂电池的制备复杂,需要控制防尘要求、相对湿度和精度,成本比铅酸电池贵3倍以上。此外,铅酸电池比锂电池具有的性和稳定性。锂离子电池在大电流放电时,容易在负形成锂晶体,可能会刺穿隔膜,导致电池短路爆炸。由于汽车的性,选择性和稳定性高的电池作为首要考虑。启动汽车时,电池需要以100安培小时以上的瞬时电流放电,因此电池满足至少5C(5率放电),这是铅酸电池很容易实现的,但锂电池不同。锂电池在高速率下性能会迅速下降,大电流会直接影响锂电池的寿命,增加使用成本。在电材料、电解液和组装环境要求方面,铅酸电池远低于锂离子电池。以电材料为例,铅酸电池使用低成本的氧化铅和硫酸铅材料,而锂电池使用钴酸锂、钛酸锂、石墨烯等材料。光听他们的名字就能感受到成本的不同。
铅酸电瓶怕两件事:低温和过度放电。实践明,当环境温度每升高1°C的时候,电池的容量也会相应的增加0.8%;反之,当环境温度降低1°C的时候,电池的容量也会对应的减少0.8%!当气温低至-10°C时,电瓶的容量只有正常值的72%;当温度低至-20°C时,电瓶的容量只有正常值的64%;另外,汽车电瓶都是浅充浅放的铅酸电瓶,过度放电是对电瓶的大伤害。数据表明,当电瓶的电量放掉然后再充电,多只能充到原来容量的80%。所以,我们在日常使用中一定要避免这两种情况的发生,比如不要频繁的启动发动机,不要停车后大量使用电瓶的电能,等等。
信阳松下蓄电池使用手册
早期的汽车启动方式那叫一个原始,全靠手动摇手柄。想想看,大冷天还得下车费劲摇手柄,不仅费力,还不。直到1859年,法国物理学家加斯东・普兰特发明了铅酸电池,这可是早的可充电电池,为汽车电瓶的发展打下了基础。1912年,凯迪拉克首次把电动启动系统和铅酸电池用在汽车上,终于告别了手摇启动,铅酸电池也成了汽车电力系统的核心。铅酸电池的改进(20 世纪中 - 末) 虽然早期铅酸电池挺好用的,但有个大麻烦,就是需要频繁加水维护,太不方便了。后来,阀控式密封铅酸电池(VRLA)登场,解决了漏液和定期维护的问题,免维护铅酸电池开始普及,各类汽车看到它的身影。
铅酸蓄电池用填满海绵状铅的铅板作负,填满二氧化铅的铅板作正,并用1.28%的稀硫酸作电解质。在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放电时化学能又转化为电能。电池在放电时,金属铅是负,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为硫酸铅;二氧化铅是正,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为硫酸铅。电池在用直流电充电时,两分别生成铅和二氧化铅。移去电源后,它又恢复到放电前的状态,组成化学电池。铅蓄电池是能反复充电、放电的电池,叫做二次电池。它的电压是2V,通常把三个铅蓄电池串联起来使用,电压是6V。汽车上用的是6个[2]铅蓄电池串联成12V的电池组(公众号:通信电源技术 与你一起同行)。铅蓄电池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要补充蒸馏水,使电解质保持含有22~28%的稀硫酸。